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歌颂了太平盛世的美好。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正值中和节(古代农历二月初的节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国授民时正"是说国家顺应天时,指导百姓农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天资植物荣"则写大自然赋予植物蓬勃的生命力,田野间一片欣欣向荣。
中间两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春天的活力:青草芬芳,野鸡在沼泽边悠闲踱步;暖风轻拂,黄莺在树林间欢快穿梭。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借古喻今,将当朝比作尧舜般的圣明时代,百姓传颂着太平盛世的赞歌。诗人通过赞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含蓄地歌颂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景象。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又暗含对治国理政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节日里对生活与国家的热爱之情。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