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沂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沂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泛舟溪上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前四句用"功亏一篑""废井弃泉"的典故,暗示人生追求若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就像把黄金扔进虚空的山谷一样可惜。这里透露出对坚持到底的重视。
中间八句生动描绘了泛舟时看到的景色:南岸的巨石、曲折的溪流、喧闹的急流、杂生的野竹古树。特别突出了古松的挺拔(数百尺高)和晚花的幽香,还有浮云在山壁间流动的动态美。这些景物描写充满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诗眼,说在这样的美景中悠闲游玩,可以忘记时间流逝,远离尘世的烦扰。"妄役"指那些徒劳无益的世俗事务,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俗务、回归自然的心愿。
全诗通过对比"虚掷黄金"的遗憾与"泛舟忘年"的惬意,传递出一个朴素道理:与其追逐虚名浮利,不如寄情山水,在自然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