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生别离,死别离。
见面何如不见宜。
伤心人不知。
惜花枝,折花枝。
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能几时。

现代解析

这首《长相思》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最痛的两种离别和时光易逝的无奈。

上半段聚焦"离别之痛"。活着分开叫生离,死后永别叫死离,但诗人却说"见面不如不见"——因为每次重逢都意味着要再次经历撕心裂肺的分别。这种痛苦旁人很难真正体会,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就像我们现代人面对异地恋或亲人病危时,那种想见又怕见的矛盾心情。

下半段借"花"说人生。爱花的人总想折下花枝留住美丽,但诗人提醒:别等花谢了才后悔。最后一句"花开能几时"是点睛之笔——美好的事物就像花期一样短暂。这既是在说爱情,也是在说青春、机遇等所有易逝的珍贵东西。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珍惜当下",古人用折花这个动作,把抽象的道理变得特别形象。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说教,只是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离别和遗憾摊开给你看。那些重复的"别离""花枝",像循环播放的悲伤旋律,让人读着读着就想起自己错过的某个人、某段时光。这种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吴保初

(1869—1913)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吴长庆子。荫生。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