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院长饷白鱼牛尾狸

樵山擘水致珍羞,陋巷敲门荷见投。
细剁银丝防骨鲠,烂蒸玉面惜膏油。
酒尝双榼鲜同击⑴,糟压三冬腻欲流⑵。
自分生平藜苋腹,得兼二者更何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谢院长送来珍贵食材(白鱼和牛尾狸),诗人用家常做法烹饪后,和朋友一起享用美食的快乐场景。

全诗分三个层次:
1. 开头写食材珍贵:朋友翻山越水送来这些好东西,还特意送到我家门口(陋巷敲门),让我很感动。这里"樵山擘水"用夸张手法表现食材来之不易。

2. 中间四句详细描写烹饪过程:
- 把白鱼细细剁成银丝般的鱼丝,生怕被鱼刺卡住
- 把牛尾狸肉蒸得烂熟,注意保留肉里的油脂
- 拿出两壶好酒配着鲜美的鱼肉
- 用冬天腌制的酒糟来调味,油腻得快要流出来
这些描写充满生活气息,能让人想象到厨房里忙碌的画面。

3. 最后两句是感慨:我平时都吃野菜粗粮(藜苋腹),今天能同时吃到这两种美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表达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诗歌亮点:
- 用"银丝""玉面"形容食材,既美观又形象
- "腻欲流"这种夸张描写让人食指大动
- 通过对比平常的粗茶淡饭,突出这顿饭的珍贵
全诗语言朴实,把朋友情谊和美食乐趣写得生动有趣,读起来就像在听邻居讲做饭的故事。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