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久戍》讲的是长期驻守边疆的军人复杂心情,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1. 军人视角的矛盾感
前两句说战乱平息了,军人反而感叹驻守太久;庄稼丰收了,百姓变得温顺。这里暗含一种无奈——明明该高兴的事,却因为长期离家而开心不起来。
2. 军民的微妙关系
中间四句很生动:军人想整顿军纪("好整戎"),百姓却总躲着他们;明明没立什么功("无功"),老百姓反而更亲近。这里揭示了军人融入百姓生活的困境——太严肃会让人害怕,不摆架子反而受欢迎。
3. 文人的尴尬处境
"后人思愦愦,儒者意申申"这两句吐槽文人:后人(可能指官员)想法混乱,读书人(儒者)又爱摆大道理。军人夹在中间很无奈。
4. 最后的解脱
最后两句最直白:干脆称病辞职吧,别管别人说对错了("过与仁")。这是全诗的情绪爆发点,道出长期服役者的疲惫和想逃离的心态。
全诗精髓:
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老兵在发牢骚:"仗打完了还不让回家,老百姓见我就躲,文人老爷们光会说漂亮话,这兵当得真没劲,不如装病退伍算了!"诗人把军人这种憋屈又无处诉说的心情写得特别真实,让人感受到古代戍边者的辛酸。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