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联句九首 其八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
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
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
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
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
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
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
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
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
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
移忠聊士诺,独善未妨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饱读诗书却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既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八句)写读书人的困境。诗人用"十雨三风"的典故暗指治国需要人才,但现实中像颜回这样的贤人得不到重用,反而那些为了功名死读经书的人、写歪曲历史的文人却能得势。"落落经纶腹"四句生动刻画了文人空有满腹才华(像装满丝线的肚子),却只能在禅房喝茶、对花饮酒消磨时光的落寞。

第二层(中间八句)通过对比展现年龄与理想的冲突。诗人自嘲穿着青色官服却已成秃头老翁,用"双桂树"象征高洁品格,"六经丰"代表学识渊博,但这一切在现实中都像白杨树上吵闹的乌鸦般令人烦躁。这里用"青衫秃翁"与"皇帝春秋盛"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个人衰老与王朝兴盛的不同步。

第三层(最后四句)表达矛盾心态。诗人一方面相信儒家"天下大同"的理想终会实现,一方面又自我安慰说:就算不能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也不错。结尾"独善未妨穷"看似豁达,实则透露出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生活化的比喻(如茶烟、花酒、秃头)和鲜明对比(鹤与鸦、盛与衰),把古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仕与隐"矛盾写得真切动人。那些关于读书、做官、老去的感慨,即使现代人读来也能感同身受。

许月卿

(1216—1285)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