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登禹陵

几回魂梦山阴去,依稀旧时池沼。
颓木苍岚,盲风怪雨,吹上故宫檐草。
龙山夭矫。
正怀古无徵,暮鸦声悄。
窆石光回,至今宝气动昏晓。
凭轩遥望两浙,想神观万里,飞越云表。
石匮金书,刑台落日,胜迹总成凭吊。
茫茫越峤,寄一点愁心,海天俱老。
岁晚归来,可能逢荷蓧。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登临大禹陵时的怀古之情,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展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上片开头用"几回魂梦"带出对大禹陵的向往,梦里依稀看到旧时的池塘。接着用"颓木苍岚"等意象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枯朽的树木、昏暗的山雾、怪异的风雨,都吹打着古殿屋檐上的野草。"龙山"指大禹陵所在的山,作者在此怀古却找不到历史痕迹,只有黄昏乌鸦的叫声,显得格外寂静。但"窆石"(大禹下葬时用的石头)依然闪耀着光芒,仿佛历史的精气神穿越时空,在晨昏间流动。

下片从高处远眺浙江大地,想象大禹的灵魂飞越云端巡视治水功绩。"石匮金书"指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刑台"传说大禹在此审判治水不力的官员,这些胜迹如今都成了后人凭吊的对象。望着连绵的越地群山,作者将愁思寄托其中,感叹沧海桑田的变化。最后以"岁晚归来"作结,用"荷蓧"(背着农具)的典故,暗含希望能遇见像大禹这样心系苍生的贤者。

全词通过现实景物与历史想象的穿插,在荒凉中见神奇,在怀古中寄寓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