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漱玉亭

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纵横题石字,但见莓苔绿。洗钵注军持,馀生此焉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的瀑布景观,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开头用"双芙蓉"形容陡峭的山崖像两朵盛开的荷花,悬崖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接着用神话典故发问:是谁用修理月亮的斧头,把银河的河道削得如此曲折?这里把瀑布比作被神仙改造过的银河。

中间部分用"倒洒万斛珠"形容瀑布飞溅的水珠像无数珍珠洒落,"千寻玉"则比喻水流像白玉般倾泻而下。瀑布下深潭中的龙,在喧闹水声中安然入睡,这个想象既神秘又有趣。

诗人还注意到石头上长满青苔的题字,暗示这里曾是文人雅士游览之地。最后用僧人洗钵、取水的画面,表达自己愿意在此隐居终老的愿望。

全诗通过珠宝、玉石、银河等华丽比喻,把普通瀑布写得仙气十足,同时透露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喧极眠更熟"这句,在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中,巨龙却能安然入睡,这种反差营造出独特的诗意。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