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朋友相聚的场景,传递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前两句"云外衔山日半环,传杯共惜片云欢"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勾勒出黄昏景象:太阳像被山咬住一样只剩半圆,朋友们举杯共饮,珍惜这短暂如浮云般的欢聚时刻。这里"片云"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欢乐时光的短暂易逝。
后两句"莫疑来日是来岁,万古光阴只么看"是诗人的哲理思考:不要觉得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除夕夜的特殊时间节点),其实从永恒的时间长河来看,每一天都是平等的流逝。诗人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告诉我们:时间本无新旧之分,所谓的年节交替不过是人为划分,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全诗妙在将具象的饮酒场景与抽象的时间感悟自然融合,通过"半环日""片云"这些精巧的意象,把"活在当下"这个永恒主题表达得既生动又深刻。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