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倪闇公汪舟次两翰林

细数平交真尔尔,我记汪子与倪子。
倪子恢奇磊落人,驱毫使墨如烟雨。
万卷读破龙威篇,廿年久贵长安纸,晚交汪子章江上,珠光剑气䁥相向。
我宰山县苦低眉,君临溪阁时微叹。
三日两日走尺书,赖手清篇情肮脏。
契阔经年限南北,不见故人好颜色。
前秋我始渡江归,一读除书屐齿折。
岂因王贡侈弹冠,祇爱枚贾车连辙。
大液池头清似玉,圣人宏网收鸿鹄。
耐饥且索东方米,时清肯费景文烛。
昌黎好在续长编,未要柳州书屡促。
忽忽怀今转念昔,天寒雪大酸风急。
睛鹤久看沙苑飞,顾曲亭荒新燕入(有怀周栎园、伯衡两先生。)。
何不早贵十年前,见君并辔传呼曰。
短章写就特寄君,知君执卷挑灯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两位好友(倪闇公和汪舟次)的深情之作,主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一些怀旧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人生的无奈。

1. 友情的美好回忆


- 开头作者回忆与两位好友的交往,用“细数平交真尔尔”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他形容倪闇公才华横溢(“驱毫使墨如烟雨”),博览群书(“万卷读破龙威篇”),在京城久负盛名(“廿年久贵长安纸”)。
- 后来在章江(可能是江西一带)结识汪舟次,两人一见如故,互相欣赏(“珠光剑气䁥相向”)。

2. 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提到自己做地方官时郁郁不得志(“我宰山县苦低眉”),而汪舟次在溪阁边也时常叹息(“君临溪阁时微叹”)。
- 虽然相隔两地,但两人频繁通信(“三日两日走尺书”),用诗文互相慰藉(“赖手清篇情肮脏”)。
- 后来作者回到京城,得知好友也得到朝廷重用(“一读除书屐齿折”),既为他们高兴,又感慨自己未能早些飞黄腾达(“何不早贵十年前”)。

3. 对现实的感慨与自嘲


- 作者提到朝廷广纳贤才(“圣人宏网收鸿鹄”),但自己仍过着清贫的生活(“耐饥且索东方米”)。
- 他自比韩愈(昌黎)和柳宗元,暗示自己仍在努力著书立说,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未要柳州书屡促”)。

4. 怀旧与遗憾


- 最后几句充满感伤,作者想起过去的朋友(周栎园、伯衡),如今物是人非(“顾曲亭荒新燕入”)。
- 他遗憾自己未能早些功成名就,否则就能和好友一起风光无限(“见君并辔传呼曰”)。
- 结尾“短章写就特寄君,知君执卷挑灯立”非常动人,想象好友在灯下读信的情景,充满温情。

总结


这首诗的核心是友情、人生际遇和怀旧。作者既为朋友的成就高兴,又感慨自己的命运,同时怀念逝去的时光。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