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庐遣兴(七首录三) 其三 (乙丑)

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
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
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
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旷庐遣兴(七首录三) 其三 (乙丑)》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感慨的诗。接下来,我会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前两句“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品尝黄梅和紫姜这两种食物,引发了对生活的感慨。这里“嚼过”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品味和体验。而“那云酸辣不曾尝”则可能暗示生活中还有许多酸甜苦辣未曾经历过。

接下来,“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时期,人们享受着安定富足的生活,甚至连犬马都能分享到这种福祉。然而一旦遭遇变故,田园也会受到波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生活的无常。

然后,“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可以理解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情感会逐渐变得短暂和珍贵,而过去的经历就像梦境一样漫长而难以捉摸。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生死和名节的思考。谁愿意做一个有名鬼呢?即使是死去很久的人,人们仍然会记住他并向他致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名节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世事的无常、时光的流逝以及生命价值的重要性等深刻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