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弟(云)宅席上观倒刺四首 其三 (己巳)

杯槃畅舞踏红绡,高下冰瓷烛一条。
不是羊家张静婉,如何贴地转纤腰。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给事弟(云)宅席上观倒刺四首 其三 (己巳)》,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三首,可能是诗人在参加一个宴会时,观看了一场舞蹈表演,并创作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杯槃畅舞踏红绡”,这里的“杯槃”指的是杯盘,即宴席上的器具,“畅舞”表示舞蹈非常欢快。诗人用“踏红绡”来形容舞者的动作轻盈飘逸,仿佛踏在柔软的红色丝绸上。

第二句“高下冰瓷烛一条”,这里的“冰瓷烛”指的是蜡烛,可能是宴会上的装饰物品。“一条”表示蜡烛排列成一条直线。诗人通过描述蜡烛的高低不一,暗示舞者在舞蹈中的动态变化。

第三句“不是羊家张静婉”,“羊家”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者特定的背景,“张静婉”可能是当时著名的舞者或者擅长某种舞蹈的女子。诗人通过否定这一点,暗示眼前的舞者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如何贴地转纤腰”,这里的“贴地”形容舞者的动作贴近地面,“纤腰”则突出了女性的柔美。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舞者优美动作的赞美和惊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宴会上欢快的舞蹈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舞者的动作和身姿,表达了诗人对舞蹈艺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与其他舞者的对比,突出了眼前舞者的独特魅力。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