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 其一 感通寺赠承冰壶炼帅、董西羽徵君

问冰壶。
洞天还似此中无。
留春长在和春住。
月冷山孤。
愿指瑶台路。
好把朱颜住。
不续玄都赋。
吾今忘我,我亦忘吾。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充满仙气与禅意。

上片以"冰壶"起笔,用晶莹剔透的玉壶比喻纯净无暇的仙境。诗人感叹这样的洞天福地人间难寻,却在这里找到了永恒的春天。虽然环境清冷("月冷山孤"),却暗含遗世独立之美。

下片转向人生感悟。"瑶台路"象征通往仙境的道路,诗人希望能永葆青春("好把朱颜住"),不再写那些世俗文章("玄都赋"指代尘世作品)。最后两句"吾今忘我,我亦忘吾"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冰壶、瑶台等意象,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永恒之美的向往,以及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最后达到的"忘我"境界,正是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