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五

银河耿夜光,竟夕临西牖。
秋蝇虽复多,蹙蹙讵能久。
不见绵蛮鸟,忽已辞衰柳。
凉飕一已至,宿瘴复何有。
殷勤命僮仆,策杖出林薮。
致语头上巾,东篱迫重九。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秋天夜晚景色和心情的诗。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1. “银河耿夜光,竟夕临西牖。”
这句诗描述了夜晚的银河明亮而宁静,整个晚上都能从西窗看到它。这里用“耿”字形容银河明亮耀眼,给人一种宁静的夜晚印象。

2. “秋蝇虽复多,蹙蹙讵能久。”
这里诗人提到秋天的苍蝇虽然数量多,但它们不会停留太久。可以理解为诗人借秋蝇表达时光流转,一切都会随时间改变。

3. “不见绵蛮鸟,忽已辞衰柳。”
“绵蛮鸟”可能指的是某种候鸟。诗人说看不到这些鸟了,因为它们已经离开了凋零的柳树。这里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秋天带来了万物凋零的景象。

4. “凉飕一已至,宿瘴复何有。”
这句诗表达了秋天的凉爽已经到来,过去的暑气和病痛都不再存在。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新生和改变的欣喜。

5. “殷勤命僮仆,策杖出林薮。”
诗人命令仆人准备出发,他拿着拐杖走出森林。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走出室内,去更近距离感受秋天的美景。

6. “致语头上巾,东篱迫重九。”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头戴头巾,靠近东边的篱笆,在重阳节的时刻感受秋天的氛围。这里“东篱”可能象征着田园生活,而“重九”则是重阳节的别称,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景色和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从秋蝇的短暂停留到绵蛮鸟的离去,再到秋天的凉爽和新生,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走出室外,靠近田园,体现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