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描绘了元谋县的荒凉和危险,劝人别去送死。
开头四句像恐怖片开场:远远望去,元谋县到处是坟包。一问才知埋的都是当官的——暗示这地方专"吃"官员。接着解释原因:这里水土有毒(瘴疠),来当官的没几个能活着回去。
中间四句像天气预报:春天草木返青时别去,秋天野草疯长时也别去。用"不可行""不可游"的重复警告,像在说"这破地方全年都是死亡季节"。
最后四句直接怼人:你们这些瞎折腾的家伙,为啥非要来这鬼地方?中国这么大(九州),去哪不好偏来这转悠?语气像长辈骂作死的熊孩子,带着讽刺和无奈。
全诗妙在把恐怖事实说得特别直白:坟头广告牌、死亡倒计时、怼脸劝退三连击。表面劝人别去,实际在骂官场如坟场,讽刺那些为功名不要命的官员。用词简单但画面感极强,像在读者耳边吼:"快跑!这地方要命!"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