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心斋

生生天地心,吾人秉其真。
虚灵无一物,纯然惟元仁。
如何彼放失,物欲共沉沦。
客感乃为主,本主翳埃尘。
鉴此去物欲,而求我真纯。
求之真即见,端然还在身。
只恐吓物与欲,乘间复来侵。
念兹心益奋,日夜终惟寅。
戒惧与谨独,式用存吾神。
于焉生生意,始与天地伦。

现代解析

这首《求心斋》讲的是如何找回人内心最纯净善良的本性,就像打扫一间被杂物堆满的屋子。全诗用简单比喻讲了一个深刻道理:

1. 初心就像干净的镜子 诗人说,人天生就有像天地一样纯净的心("元仁"),就像一面光亮的镜子。但后来被各种欲望(比如贪财、虚荣)像灰尘一样盖住了,这些杂念反而成了主人。

2. 打扫心灵的方法 要像擦镜子一样清理欲望("去物欲"),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但要注意欲望会反复来打扰,就像刚擦干净的桌子又落灰,所以要时刻警惕("戒惧与谨独")。

3. 持续保养才有效 诗人提醒这不是一次大扫除就完事了,要像园丁每天浇水一样("日夜终惟寅"),用"戒惧"(警惕坏念头)、"谨独"(独处时也守规矩)来养护心灵花园。

4. 最终达到的境界 当心灵干净到一定程度,就能像春天大地自然生长万物一样("生生意"),这时候人的本心就和天地一样宽广无私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把抽象的修心过程,比喻成日常可见的大扫除、种花、擦镜子。它告诉我们:善良本性人人都有,只是需要勤加维护。就像现在人说的"不忘初心",但要付出实际行动去保持。

詹初

詹初(约公元1231年前后在世)字以元,一作子元,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南宋大臣、理学家。詹体仁的宗侄。为学崇奉朱熹。初为县尉,后以荐为太学录,与同学汪莘友善。既仕七年,因上疏乞辨君子、小人、邪、正之分,忤韩侂胄,罢归。家居之日,与海内名贤以讲明斯道为己任,日以著书立说为乐。因居休宁之流塘,故集名《流塘集》;又尝构寒松阁於万松之间,读书其中,故其集又名《寒松阁集》。《宋诗纪事》卷六十二有小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