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一作赵嘏诗)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道出了成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心酸。

开头两句像拍电影一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温馨又戳心的画面:小孩拽着爸爸的衣角,天真地问"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啊"。这个细节特别真实,每个被孩子等过门的家长都会心头一软。孩子的问题很简单,但背后藏着对亲人陪伴的渴望。

后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苦笑着想:我整天忙忙碌碌的,到底是在和谁比赛呢?结果没赢来功名利禄,只赢来了两鬓的白发。这里的"争岁月"特别妙,把看不见的时间比喻成赛场上的对手,而"鬓边丝"这个形象的说法,让抽象的衰老变得肉眼可见。

整首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生活片段:下班回家被孩子追问的瞬间,浴室镜子前发现白发的刹那。诗人没有说教,只是把这两个画面拼在一起,就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我们拼命追赶的到底是什么?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纪,我们是不是错过了太多?

这种用家常话讲人生哲理的手法,就像邻居聊天时突然说出的一句至理名言,平淡中带着震撼力,让人读完后会忍不住摸摸自己的鬓角,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该早点回家。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