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题坐忘斋
一室退藏,隐几坐观,默会人间世。惟集虚,抱一自斋心。
黜聪明形骸之外。回益矣。冥然如丧吾志,乌知礼乐非仁义。
彼造物何知,息黥补劓,徒劳巧任私智。但忘年、忘义乐天倪。
好恶情、都忘物皆齐。鳅与鱼游,鹿与麋交,将无同异。
噫。请试言之。彼知忘此此忘而。海上多矰𥐊,翁鸥乃、两忘机。
想蝶梦庄周,周迷蝶梦,蘧蘧自适无非己。便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由来非马非指。
我而今、鱼兔都忘已。又岂知、筌蹄为得计。问臧谷、亡羊何累。
塞翁得马奚喜,得失成何济,顿忘世味,箪瓢陋巷,乐以忘其忧耳。
便教有酒也忘归。任忘形、相汝相尔。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核心思想是"忘"——忘记烦恼、名利、是非,达到心灵自由。
上阕(前半部分):
1. 开篇描写一个隐居者静坐观察人间百态,通过"集虚"(清空杂念)和"抱一"(专注本心)来净化心灵。
2. 提出要摆脱世俗聪明才智的束缚,连身体感官都暂时放下,达到"如丧吾志"(忘记自我)的状态。
3. 质疑传统礼乐仁义的价值,认为造物主并不在意这些人为规则。用"息黥补劓"(停止纹面修补鼻子)比喻停止人为修饰,顺其自然。
下阕(后半部分):
1. 用鱼和鹿的自然相处,说明万物本无差别,是非对错都是人为划分的。
2. 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说明现实与梦境难以区分,不必执着于表面现象。
3. 提出要像渔夫忘记渔具、猎人忘记陷阱那样,忘记追求外物的手段,直接体会生活本质。
4. 最后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得失祸福难以预料,不如安贫乐道,像颜回那样在陋巷中自得其乐。
全词魅力在于:
- 用鱼游鹿走等自然意象,展现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
- 通过连续使用"忘"字(出现9次),形成独特的韵律美
- 将道家思想转化为可感的生活场景,比如静坐、做梦、钓鱼等
- 告诉现代人:过度追求外物反而失去自我,简单生活才能获得真快乐
就像提醒我们:放下手机焦虑,在公园长椅静静观察落叶,感受"什么也不追求"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