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

征骖稍靡靡,去国方迟迟。路绕南登岸,情摇北上旗。
故人怜别日,旅雁逐归时。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征骖稍靡靡,去国方迟迟",说的是诗人乘坐的车马缓缓前行,离开故国的脚步显得格外沉重。这里用"靡靡"和"迟迟"两个叠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中间四句描写旅途中的场景:沿着蜿蜒的南路登岸,望着北上的旗帜心绪难平;想到分别时故人的不舍,看着南飞的大雁更添乡愁。这里"旅雁逐归时"特别巧妙,用大雁南归来反衬自己北上离乡的处境。

最后两句"岁晏无芳草,将何寄所思"最打动人心。岁末时节草木凋零,诗人感叹连可以寄托思念的芳草都找不到,这份无处安放的思念之情显得格外深沉。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旅途中的景物描写,把离愁别绪表达得真挚动人。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