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文人借酒消愁、感怀人生的画面。
前两句"贫随江令赋闲情,曾把胭支画晚晴"说的是: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闲情逸致。他曾经用胭脂(这里代指颜料)画过黄昏的美景。"江令"在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用官职来反衬现实的落魄。
后两句"赚得一瓶桑落酒,白门风雨做清明"写得特别生动:诗人好不容易换来一瓶桑落酒(一种美酒),在南京(白门是南京古称)的风雨中独自饮酒,把风雨天过成了清明节。这里"赚得"用得巧妙,暗示酒来之不易;"风雨做清明"则把凄风苦雨转化为诗意,体现了文人苦中作乐的情怀。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的生活情趣:没钱也要画画,好不容易有酒喝,就算天气不好也要喝出节日的气氛。这种在逆境中寻找诗意的人生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