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回到旧村、准备移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开头两句写景:松树和竹子依然茂盛,覆盖着矮墙,疏落的篱笆和简陋的土灶保留着旧日风光。这里用简单的景物勾勒出一个宁静质朴的乡村画面。
中间四句抒情:诗人说如今时局太平,不必再问逃避乱世的路("逃秦"借指避乱);虽然年成不好,但还有不食五谷的养生之法。他将万卷诗书的学问都消磨在岁月里,把一生的抱负都寄托在耕田种桑上。这些句子表面写隐居之乐,实则暗含怀才不遇的苦闷——一个读万卷书的人,最终只能务农为生。
最后两句用典:诗人自比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当年诸葛亮喜欢吟诵《梁父吟》,而如今诗人站在秋水茫茫的芦苇荡边,同样无人理解他的志向。这个结尾既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又以开阔的水景给人无限遐想。
全诗妙在"说反话"的艺术——看似满足于田园生活,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不甘心。诗人用宁静的乡村图景反衬内心的波澜,用历史上的隐士比喻自己的处境,让读者在平淡语句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