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坐营索咏(胡人也)。(评曰:用日蝉事)

五对牙旗十马排,军中争羡坐营回。
侬今富贵何由得,解背胡庭入汉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从胡地(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到汉地(指汉族人居住的地区)的人的故事,通过一个军事场景来展开。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

1. 五对牙旗十马排,军中争羡坐营回。 - 这句诗里的“牙旗”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旗帜,用来标志军营的中心。“十马排”则形容军营里有很多马匹。整个场面很壮观。句中说,军中的所有人都在羡慕某个叫“坐营”的人,表示他可能是一个备受尊敬或拥有特殊地位的人物。

2. 侬今富贵何由得,解背胡庭入汉来。 - “侬”在这里是“我”的意思,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说自己想要富贵起来,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到。然后他提到自己离开胡地,来到了汉地(这里泛指家乡或中原地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家乡、融入另一个文化的艰难与寻求改变的决心。

综合起来,这首诗可能是在讲述一个从胡地到汉地的人的故事,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诗中的“坐营”可能代表了某种成功或者回归的象征,而诗人则是在表达自己想要改变命运的渴望和艰难。通过这个军事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以及实现这种愿望的艰难与决心。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