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泉山寺

寺远离朝市,同游并结軨。
堦垠盘石磴,殿影落青冥。
地胜松筠众,山名草药灵。
洞门深数里,桧树寿千龄。
疑有神仙聚,甯容魃魅停。
年多养龙虎。早已蛰雷霆。
石上生苔藓,岩阿长茯苓。
晴云出幽窦。阴雾滑疏櫺。
露滴茶芽润,烟蒸竹汗青。
餐霞充道味,采朮验丹经。
直拟陞高处,何妨陟绝径。
遐观际寥廓,下视何羶腥。
自被利名染,无因肮腑醒。
晨兴看桉牍,夜坐守窗萤。
龌龊遵前训,兢兢视此铭。
沉冥若笼鸟,囚紧似拘囹。
有愿栖云壑,相随步翠坰。
平生山野性,暂喜据梧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深山古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开篇直接点明寺庙远离喧嚣的城市,与友人驾车同游。接着用"石阶盘旋""殿影倒映蓝天"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陡峭的山路和巍峨的寺庙。诗中特别突出了山寺的环境特点:遍地松竹、盛产草药、幽深洞穴、千年古树,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灵气的世外桃源。

诗人用"神仙聚会""不容鬼怪停留"的想象,进一步强化这个地方的神圣感。提到"养龙虎""藏雷霆"这些道家意象,暗示这里可能是修行宝地。对苔藓、茯苓、云雾等自然细节的捕捉,以及"露水润茶""雾气染竹"的生动描写,都让这个秘境显得更加真实可感。

后半段笔锋一转,通过对比手法道出内心矛盾:在高处远眺时觉得天地辽阔,低头却闻到世俗的腥臭味。诗人坦诚自己被功名利禄污染,无法保持心灵纯净,每天忙于处理公文、枯坐窗前,像笼中鸟、阶下囚般不自由。最后发出渴望归隐山林的感叹,表示自己天生就属于自然,此刻在古树下小憩的片刻宁静都让他倍感珍惜。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现代人也会面临的困境:既向往诗和远方,又无法完全摆脱现实束缚。那些对山寺环境细致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自然之美,更反衬出尘世之累。诗人没有刻意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挣扎,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返璞归真的可贵。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