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酒后登高望远,感慨历史变迁的复杂心情。
开篇"我醉中山酒"用醉酒状态暗示自己正沉浸在历史长河的思考中。"兴衰渺莽间"写站在高处俯瞰,历史的兴衰成败都变得渺远模糊。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历史沧桑:宋朝留下的边防堡垒和唐朝曾经的壮丽山河如今已成遗迹;曾经风雷激荡的战场如今只剩破败墙壁,曾经庄严的殿堂现在只有燕雀栖息。这些意象生动表现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看似写实景,实则暗含深意:不要说现在没有外敌威胁,你看西边就是重重关隘——暗示和平表象下依然危机四伏。这种从历史思考转向现实忧虑的写法,让诗意更加深沉。
全诗通过酒醉登高的特殊视角,将个人感受与历史沉思完美结合,用破壁、燕雀等日常意象承载厚重历史感,最后落笔于现实隐忧,展现出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