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栽禾呈诸兄弟 其二

指迷中路须童子,拜号村山亦具茨。
杖屦已空天地阔,头颅聊得雪霜迟。
呼牛应马谁无事,运水搬柴君得知。
世短意长无俗念,青帘影里酒频支。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词,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指迷中路须童子”:在迷茫的田间小路上,有个童子指引着方向。这里象征着田园生活的智慧和向导角色,也许是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或是向往一种简单明了的生活方式。
2. “拜号村山亦具茨”:诗人向村山和长满丛草的田地致敬。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 “杖屦已空天地阔”:诗人拄着拐杖行走,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这句诗表达了在自然面前,人的渺小和内心的豁达。
4. “头颅聊得雪霜迟”:诗人感叹岁月流逝,头发逐渐变白。这里透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5. “呼牛应马谁无事”:无论是呼唤牛还是应答马,这里的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忙碌和充实,人们生活节奏随和自然。
6. “运水搬柴君得知”:帮忙运水和搬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诗人借此表达生活中的琐事也能带来满足和快乐。
7. “世短意长无俗念”:世间短暂,但人的意愿和情怀是长久的,没有世俗的杂念。这里表达了对纯净、无纷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8. “青帘影里酒频支”:在青帘(可能是指树荫或屋檐)下,诗人频繁举杯饮酒。这是诗人享受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写照,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洞察和人生的智慧,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豁达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