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供芍药且以诗来再赋前韵

谁道心闲缘地僻,梦里何尝有空色。小窗一枕觉来时,燕语莺啼春寂寂。

忽思春尽芍药开,赋诗试与幽人觅。短篇才去花已来,却愧诗词太狂直。

嫣然数朵玉楼春,何似江南称落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宁静的春日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自己诗作的谦逊态度。

开头两句说,谁说内心闲适是因为住在偏僻的地方?其实在梦里也没有真正的宁静("空色"指虚幻的宁静)。这里表达了真正的宁静来自内心,而非外在环境。

接着描写春日午睡醒来的场景:在小窗边一觉醒来,听到燕子和黄莺的叫声,但整个春天却显得格外寂静。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有鸟鸣却觉得寂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然后诗人突然想到春天将尽,芍药花该开了,于是写诗想和隐居的朋友分享这个发现。这里"幽人"指隐居的高人,暗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

接下来是个有趣的情节:刚写完短诗,芍药花就送来了。诗人觉得自己的诗写得太过直白狂放,有些惭愧。这里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

最后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赞美芍药花:像美人般娇艳的几朵花("玉楼春"是芍药的别称),比江南画家笔下的水墨画还要美。"落墨"指绘画,这里说真花比画还美。

全诗通过日常小事展现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对自己作品的谦逊,读来亲切有味。最妙的是把收到鲜花和写诗这两件小事写得充满诗意,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表达能力。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