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刘孝嗣写真

程生高价传两都,刘子骨相真丈夫。呼儿当轩试一展,噱噱指点相惊呼。

此应前日坐头客,何乃不语严襟裾。胸中豪气不可状,但见粉墨无纡馀。

虎头食肉亦天赋,尺面封侯宜不诬。须知中令有真相,忽效香山悲故吾。

凌烟功臣易磨灭,贞观学士犹传模。当时人物不易得,曾看风神有此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物肖像画的神韵,通过生动的对话和联想,赞美了画中人物的英雄气概和非凡风采。

开头四句像电影开场:程生高价请人画了幅传神肖像,画中刘孝嗣的骨相一看就是真豪杰。诗人让孩子展开画卷,全家围着画指指点点,惊讶得直呼"这不就是前几天来家做客的那位吗?"——侧面说明画家把人物画得栩栩如生。

中间八句用对比手法突显画技:画中人虽然不会说话("何乃不语"),但严肃的衣襟下仿佛藏着说不尽的豪迈气概。笔墨看似简单("粉墨无纡馀"),却把"虎头食肉"的将相之相画得令人信服。这里用"虎头"形容威严相貌,"尺面封侯"说凭这张脸就该当大官,都是夸人天生贵相。

最后六句升华主题:诗人提醒看画人,像凌烟阁功臣的画像会褪色,但贞观年间学士的风采通过画作得以流传。结尾反问"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人物?可画里不正是活脱脱一个吗?"——既夸画中人的难得,又赞画家抓住了人物灵魂。

全诗妙在:
1. 用生活化场景(全家看画)带出专业评价
2. 不说"画得好",而说"像真人""有气势",让人直观感受
3. 用历史典故(凌烟阁、贞观学士)抬高画作价值
4. 最后用反问收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特别传神的照片会说"这拍得绝了",诗人用"惊呼""指点"等动作描写,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看画时的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