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一作鼓吹曲辞 凯歌六首 三) 其三

鸣笳叠(一作擂)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
丈夫鹊印摇(一作迎)边月,大(一作天)将龙旗掣海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胜仗后的凯旋场景,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

前两句"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写的是胜利归来的壮观场面:军乐齐鸣(笳和鼓都是古代军乐器),战士们簇拥着将军凯旋。这场胜利非常了不起,是前所未有的大捷("破国平蕃"指攻破敌国、平定外族)。

后两句"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用生动的比喻刻画将军的英姿:将军的官印(鹊印)在边关的月光下闪耀,军旗(龙旗)在海天之间飘扬,就像能扯动云霞一般。这里用"摇"和"掣"两个动词,把静止的印章和旗帜写得充满动感,突显将军的威武气势。

全诗短短四句,通过军乐、旗帜、印章等典型意象,配合"破国平蕃"的辉煌战果,塑造出一个所向披靡的将军形象。最妙的是"边月"和"海云"的运用,把战场上的铁血豪情与边塞的壮阔景色融为一体,让胜利的喜悦显得更加大气磅礴。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