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西山人歌寿何吏部敬庵
君不见岱宗之山海上起,云霞沃宕三千里。
七十二峰峰插天,西支半落清河水。
山川回合势连绵,灵气应钟不世贤。
大名谁者齐北斗,岱西山人行地仙。
山人旧隐双龙阙,左省含香陪上列。
共道诗名水部传,更闻启事山公绝。
一时流品入陶甄,简要清通世所珍。
三十朱轮行宝陌,衣香风动洛阳尘。
素心忽忆栖岩谷,解组归来双鬓绿。
玉树多从院宇生,兰房近傍烟云筑。
山人修翛六十馀,赪颜绰约玉不如。
载酒时游广里月,垂竿閒钓锦川鱼。
石闾有伴餐瑶草,玉几金床春色晓。
人问已自有蓬瀛,何人更说蓬瀛好。
为翁亢节歌欲长,琼卮起寿春茫茫。
泰山若砺海水竭,大年不凋齐日月。
七十二峰峰插天,西支半落清河水。
山川回合势连绵,灵气应钟不世贤。
大名谁者齐北斗,岱西山人行地仙。
山人旧隐双龙阙,左省含香陪上列。
共道诗名水部传,更闻启事山公绝。
一时流品入陶甄,简要清通世所珍。
三十朱轮行宝陌,衣香风动洛阳尘。
素心忽忆栖岩谷,解组归来双鬓绿。
玉树多从院宇生,兰房近傍烟云筑。
山人修翛六十馀,赪颜绰约玉不如。
载酒时游广里月,垂竿閒钓锦川鱼。
石闾有伴餐瑶草,玉几金床春色晓。
人问已自有蓬瀛,何人更说蓬瀛好。
为翁亢节歌欲长,琼卮起寿春茫茫。
泰山若砺海水竭,大年不凋齐日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岱西山人"的隐士形象,通过壮丽的山川景色和闲适的隐居生活,赞美他高洁的品格和长寿的人生。
开头用泰山雄伟的景色做引子:泰山从海上拔地而起,云霞绵延三千里,七十二座山峰直插云霄。这样壮观的景象孕育出了"岱西山人"这位不平凡的贤者。
接着讲述山人的经历:他曾在京城做官("双龙阙"指皇宫),担任重要职位,以诗才和识人眼光闻名。三十岁就乘坐华丽马车("朱轮")在京城驰骋,名声显赫。
但山人内心向往自然,辞官归隐时还很年轻("双鬓绿")。现在六十多岁了,面色红润("赪颜"),比美玉还要光彩。他过着饮酒赏月、钓鱼采药的悠闲生活,住处周围都是花草树木。
最后是祝寿部分:说山人的住所就像仙境,举杯为他祝寿。用"泰山永存、海水不枯"比喻山人的寿命将与日月同辉。
全诗通过对比官场繁华与隐居闲适,突出了山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用大量自然意象(云霞、山峰、花草)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以宏大的比喻表达对长寿的美好祝愿。诗中"行地仙"的描写,把这位隐士塑造成了人间神仙般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