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霍山人

先生少年喜武事,三略六韬曾遍阅。
胸中云梦吞八九,气胜万夫真勇决。
防边伊昔从都护,欲取功名继前烈。
臂弓腰箭事戎装,远出砂场恣游猎。
擒狐射雁狂且逸,不觉归途迷夜雪。
败官遭谴失所志,回首飘然辞魏阙。
挟持妙术当生涯,放浪江湖闲岁月。
寻常得钱即沽酒,笑与妻奴同饮啜。
乐天知命了无忧,奕奕红颜浮两颊。
春风浩荡鲁城边,稠花乱蕊争纷妍。
方将与君共携手,骋怀游目相回旋。
兴来别我汶阳去,黄鹄一举难留连。
村桥野店醉斜日,路人谁识地行仙(以上《参寥子诗集》卷八)。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霍山人的侠客型人物,从少年热血到晚年洒脱的一生故事。全诗用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画面,塑造了一个真性情的江湖人物形象。

开头八句像快镜头一样展现霍山人的青年时代:他痴迷兵法(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胸怀像能装下云梦大泽般宽广,跟着边防将领建功立业,整天背着弓箭在沙漠战场打猎。这里用"擒狐射雁"的细节,让人仿佛看到他策马奔腾的英姿。

中间六句突然转折:因为犯错丢了官职,但他潇洒转身离开京城(魏阙指朝廷)。这里没有抱怨,反而开启新人生——带着一身本事闯荡江湖,有钱就买酒和家人畅饮。诗人用"红颜浮两颊"这个特写,活灵活现画出他喝酒时红光满面的样子。

最后八句转入温馨的告别场景:在春花烂漫的鲁城(今山东),诗人想和霍山人结伴同游,但这位老侠客像黄鹄(一种高飞的大鸟)说走就走。结尾特别有趣——醉倒在乡村小店的夕阳里,路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个深藏不露的"地行仙"(人间神仙)。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反差:年轻时"气胜万夫"的豪气与晚年醉卧野店的洒脱形成对比;世人眼中普通的醉酒老头,实际是看透人生的智者。这种"深藏功与名"的生活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向往的境界。诗人用"黄鹄""地行仙"这些比喻,把霍山人写得既真实又飘逸,就像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某个有故事的老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