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寄吴浮玉黄门

廿年江海鬓成丝,无复鱼肠报所知。林水漫传濠濮意,只缘庄叟是同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文徵明写给朋友吴浮玉的一首题画诗,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知音情谊的珍视。

前两句"廿年江海鬓成丝,无复鱼肠报所知"用白话说就是:二十年来漂泊江湖,我的鬓发都已斑白,却再难像古代侠客那样用"鱼肠剑"报答知己了。这里用"鱼肠剑"的典故暗指自己无法用激烈的方式回报朋友,流露出岁月消磨壮志的无奈。

后两句"林水漫传濠濮意,只缘庄叟是同师"意思是:画中的林木流水虽然能传达出濠梁、濮水那样的隐逸趣味,但这只是因为我和庄子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这里用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的典故,表明自己和朋友吴浮玉都是崇尚自然、超脱物外的人,通过共同的精神追求来维系这份跨越二十年的友谊。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
1. 时间跨度(二十年)带来的外貌变化
2. 用武侠典故表达对知遇之恩的感念
3. 最终落在道家思想的精神共鸣上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人生感慨、朋友情谊和艺术追求完美融合。虽然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快意恩仇,但通过绘画艺术和庄子哲学,依然能与知己保持心灵相通。这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坚守,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最珍贵的精神品质。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