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诸阁老

黄阁编摩属老成,文章落笔鬼神惊。
几回青琐陪高宴,每有微言起后生。
细雨乍过西掖树,薰风遥听上林莺。
自惭浅薄才无补,愿竭忠勤答圣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臣在朝廷中的工作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文人的才华与忠诚。

前四句写老臣的工作状态:他在黄阁(高级官员办公处)专心编修文书,文章写得极好,连鬼神都惊叹。经常参加宫廷宴会,每次发言都能启发年轻后辈。这里用夸张手法(鬼神惊)和具体场景(青琐宴席)突出了老臣的学识渊博、德高望重。

五六句笔锋一转,用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来调节气氛:细雨刚停,西掖宫的树木青翠欲滴;和风中,远远传来上林苑黄莺的啼鸣。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含深意——西掖、上林都是皇宫要地,暗示着老臣身处权力中心却保持淡泊心境。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老臣谦虚地说自己才学浅薄,难有建树,但愿意竭尽忠诚勤勉工作来报答圣明君主。这种自谦与忠诚形成强烈反差,反而更凸显了他的品格高尚。

全诗亮点在于:用具体工作场景(编文书、陪宴)展现人物形象,用自然景物(细雨、莺啼)烘托氛围,最后用真诚的自我剖白打动读者。既展现了文人的才情,又表达了臣子的忠心,层次丰富而不晦涩。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