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通过书信诗歌传递情谊的温暖故事,语言直白却充满真情实感。
前两句"缠绵真足慰相思,巳得君书又得诗"是说:朋友寄来的书信和诗作里饱含的深厚情谊,实实在在地安慰了我的思念之情。这里用"缠绵"形容感情细腻绵长,"慰相思"直接点明书信诗歌的情感价值。
后两句"不独昜春难继和,久将残锦付邱迟"用了两个典故:先说自己的诗才不如对方("昜春难继和"),又谦虚地表示自己很久没写诗了("残锦付邱迟",暗喻才思枯竭)。但通过这种自谦的说法,反而更突出了对朋友诗才的钦佩。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朋友间无需客套的真挚:收到书信诗作时的欣喜、对友人才华的真诚赞赏、以及自己回复时那种"怕写得不够好"的忐忑,都特别真实。诗人用日常的语言,把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和情谊写得生动自然,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跨越距离的心灵交流。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