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谕德墨竹
王郎泼墨写错刀,满堂阴森风雨号。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坐中宾客皆叹息,一叶一叶秋萧骚。
恍如舟泊潇湘浦,湘娥泣血苍蛟舞。
锦瑟无声暮色寒,翠旌缥缈云漫漫。
酒醒推篷月初上,烟消湘水平如掌。
此君隔江呼不来,至今令人劳梦想。
先生清白世相传,苦节由来金石坚。
世上繁华俱不爱,独与此君同岁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并通过竹子的形象赞美了高洁坚贞的品格。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绘画场景(前四句): 诗人用"王郎泼墨"形容画家挥毫作画的潇洒姿态。画中的竹子栩栩如生,仿佛让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风雨声。坐着的宾客们看着画作连连叹息,每一片竹叶都透着秋天的萧瑟感。
2. 艺术想象(中间八句): 诗人展开丰富想象,把画中的竹子比作停泊在潇湘江边的小船。用"湘娥泣血"(湘水女神哭泣)、"苍蛟舞"(蛟龙起舞)等神话意象,营造出神秘凄美的氛围。暮色中锦瑟无声,云烟缭绕,等酒醒后推开船篷,只见明月升起,湘江水平如镜。竹子仿佛在江对岸呼唤,却过不来,让人魂牵梦萦。
3. 品格赞美(最后四句): 直接点明画竹人(杨谕德)继承了清白家世,像竹子一样有坚贞不屈的节操。他不爱世间的荣华富贵,只愿与竹子一样保持高洁,经得起岁月考验。
诗歌特色: - 用风雨声、秋叶声等听觉描写让静态的画作"活"起来 - 通过神话传说和自然景物营造意境 - 最后点明竹子象征的高尚品格 - 表达了不慕荣华、坚守节操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赞美画中的竹子,实际上是在歌颂像竹子一样正直不屈的人物品格。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把艺术欣赏提升到了精神共鸣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