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红毛楼①

量移海外乍逢秋,凭眺依稀古戍楼。
烽火惊心成往事,清笳入耳散边愁。
盈盈带水孤帆杳,漠漠晴空白日悠⑴。
更喜澄清雄镇畔,飞云歘忽渡江头(杨永智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外初秋登上一座古老城楼的所见所感,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复杂的历史情绪。

前两句写作者刚到海外就遇上秋天,站在古老的城楼上远望。这里"红毛楼"可能指西方殖民者的建筑,"古戍楼"则暗示这里曾是军事要塞,两种建筑风格的对比暗含历史变迁。

中间四句用声音和画面交织出意境:曾经让人紧张的烽火已成过去,如今清亮的胡笳声消散了边疆的忧愁。眼前河水像衣带般流动,孤帆远去,晴朗的天空下白日悠然。这些意象构成宁静悠远的画面,暗示战火平息后的和平景象。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最喜欢在这军事重镇旁,突然看到飞云快速掠过江面的动态景象。这里的"飞云"可能是实景,也可能暗喻时代变化的迅疾,与前面宁静画面形成反差,给全诗注入一股昂扬气息。

全诗巧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烽火变胡笳、孤帆配飞云等对比,展现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作者对海外新环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眼前景色的欣赏,最后落脚在充满生机的动态景象上,透露积极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