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叔贾元范赴省试

河东先生才行高,昔游太学联烝髦。雄文伟论万人敌,糠秕歆向奴刘曹。

抟风自许九万里,肯作斥鴳游蓬蒿。礼闱一战果得隽,妙割不折庖丁刀。

礼部无端抑韩子,至今士论犹嗷嗷。霜蹄暂蹶志益锐,不学郊岛徒悲号。

圣君图治方侧席,兹复下诏求贤豪。壮怀思雪会稽耻,广场猛效兰皋鏖。

焚舟决胜在此举,乡闾属望心焦劳。天庭射策决素蕴,忠言为国驱腥臊。

区区一第溷君耳,要将事业窥伊皋。琼林宴罢跃归骑,薰风拂面吹恩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送表叔贾元范去参加科举考试(省试)的故事,充满了对表叔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期待。

1. 夸表叔有真本事
开头就说表叔才华横溢(“才行高”),以前在太学读书时就鹤立鸡群。他的文章写得特别好(“雄文伟论”),能把其他文人比下去(“糠秕歆向奴刘曹”),像大鹏鸟一样志向远大(“抟风九万里”),不屑于在小地方混日子。

2. 考试虽遇挫折,但越挫越勇
提到表叔之前参加礼部考试(“礼闱”)明明考得好,却被不公平地刷下来(“礼部无端抑韩子”),大家都很不服气。但表叔没有像有些落榜生那样哭哭啼啼(“不学郊岛徒悲号”),反而更努力了。

3. 鼓励表叔抓住机会
现在皇帝求贤若渴(“下诏求贤豪”),正是表叔大展身手的时候。作者用打仗来比喻考试:要像破釜沉舟的军队一样拼尽全力(“焚舟决胜”),像越王勾践雪耻一样志在必得(“思雪会稽耻”)。

4. 更大的抱负
最后点明:考中进士(“一第”)只是起点,表叔真正的目标是像古代名臣伊尹、皋陶那样治国安邦(“事业窥伊皋”)。想象他考中后骑马回乡(“琼林宴罢跃归骑”),穿着官袍春风得意的样子。

诗的核心精神
- 对人才的尊重:认为真正有才的人不该被埋没
- 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抱怨,用实力证明自己
- 家国情怀:读书人不仅要追求功名,更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比喻生动:用大鹏鸟、战场破釜沉舟、庖丁解牛等典故,把考试写得热血沸腾,比直接说“加油考试”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