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忤(戊子)

人偶言愁我欲愁,春风何事冷于秋。
乍明乍暗晴无兆,如汐如潮念总浮。
引镜霜华先猎鬓,弥天兵气入凭楼。
丈夫剩有哀时泪,独忤当前却又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触忤(戊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注。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人偶言愁我欲愁,春风何事冷于秋。
-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偶然提到忧愁,而我便跟着感到忧愁。这里的“春风”比喻某种令人愉快或充满希望的感觉,但诗人却觉得这种感觉比秋天还要冷漠。这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周围环境的不满。

2. 乍明乍暗晴无兆,如汐如潮念总浮。
- 这两句描述了一种变幻不定的天气,就像晴天不定,忽明忽暗。诗人的思绪也如同潮水般起伏不定,无时无刻不在涌动。这里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情绪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3. 引镜霜华先猎鬓,弥天兵气入凭楼。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慨以及周围的紧张气氛。诗人照镜子时看到自己鬓发已白,就像猎物一样被岁月追赶。而凭楼远望,看到的都是弥漫的战争气息,心情沉重。这里表达了时光流逝和国家动荡带来的深深忧虑。

4. 丈夫剩有哀时泪,独忤当前却又收。
-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矛盾。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面对时局哀伤却只能收敛眼泪,独自承受无法改变的现实。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内心的矛盾。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深刻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现实主义的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