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日雨

听风听雨过花朝,渺渺春魂未可招。
我自惜花花不见,枉烧红烛照中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花朝节(传统赏花节日)雨夜中的孤独与惆怅,情感细腻而富有画面感。

前两句"听风听雨过花朝,渺渺春魂未可招":诗人独自听着风雨声度过花朝节,想抓住春天的气息却徒劳无功。"渺渺"二字既写春雨朦胧,也暗示春意难以捉摸,营造出淡淡的失落感。

后两句"我自惜花花不见,枉烧红烛照中宵":诗人点着红烛熬夜赏花,可风雨中根本看不见花。这里"红烛"的暖色与夜雨的冷色形成对比,"枉"字点出徒劳的等待,把爱花却不得见的矛盾心理写得格外动人。

全诗妙在:
1. 用声音写画面(风雨声代替直接写雨景)
2. 用动作写心理(点蜡烛这个细节暴露执着)
3. 层层递进的遗憾(从期待到寻找再到落空)

就像现代人熬夜等一场流星雨却遇到阴天,那种明知无望仍不甘心的心情,穿越百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