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工部林乙垣夫子墓①(发表于1941年)

心香默⑴祝荐杯羹,为答师恩尽弟情。
一第还山无限好,五年掌教有馀声。
斯文将丧收残局,净土难寻上玉京。
桃李三千惟我在,精灵来鉴老门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学生在老师墓前的深情告白,用简单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与感激。

前两句写学生在老师墓前默默上香、摆上祭品,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就像我们清明节给亲人扫墓时摆上鲜花水果一样,这种日常的仪式感反而最见真情。

中间四句回顾了老师的生平:老师考取功名后选择回乡教书("一第还山"),五年教书生涯留下美名("有馀声")。在文化衰落的年代("斯文将丧"),老师坚守教育岗位收拾残局,最终去世("上玉京"指离世)。这里用"净土难寻"暗示当时社会动荡,反衬出老师坚守教育的高尚。

最后两句最动人:当年老师的三千学生中,如今只剩"我"这个老学生来扫墓。就像毕业几十年后,全班同学只有你还记得每年去看望老班主任。"精灵来鉴"这个说法既庄重又亲切,仿佛老师在天之灵真的能看到学生的这份心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站在墓前和老师拉家常:说说老师的生平,谈谈自己的思念。这种平实反而让情感显得更加真实厚重,特别能引起我们对恩师的共鸣——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老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