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旬日春归始岁除,江乡芳草百芽舒。
盘开椒柏怀乌鸟,书寄平安托鲤鱼。
疏柳拂烟寒欲尽,晴檐滴雪暖来初。
东皇不似人情异,又见和风到草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时节的景象和感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时间流转:春天刚回来不久,转眼就到了除夕。江南水乡的草儿已经冒出新芽,展现出生机。这里用"旬日"(十来天)强调时间飞逝,用"芳草百芽舒"表现初春的活力。

中间四句写除夕活动:桌上摆着花椒和柏叶泡的酒(古人除夕的习俗),让人想起在外漂泊的亲人;写封家书报平安,想托鲤鱼捎去(化用"鱼传尺素"的典故)。再看屋外景色:柳枝轻拂薄雾,寒意将尽;阳光下的屋檐滴着融雪,暖意初现。这些细节既写实又温馨,通过"椒柏酒""鲤鱼书"等传统元素,传递出浓浓的过年氛围。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春神(东皇)不像人那样善变,它守信地带着和风来到我的茅草屋。这里用拟人手法,通过对比"人情异"与"东皇守信",既赞美了自然规律的可靠,也暗含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将除夕的民俗、自然的变化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辞旧迎新之际,既享受家庭温暖,又对生命有所思考的复杂心境。特别是最后关于"人情"的感叹,让这首节日诗有了更深的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