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沂水

征辕指沂水,惊沙落如雨。
禹贡诸大川,北来数凡五(震泽江准河沂)。
灵源自艾山,其乂始敷土。
远会陪尾流,东向沧𬈑吐。
穷冬方凝冰,文漪静不舞。
居人凿用汲,色莹白如乳。
匪云川无梁,横板劣接武。
悬车藉众舁,索钱难餍取。
喧豗久乃过,偪侧良亦苦。
何时舆梁成,神明载县谱。
从此隔岸山,快展两眉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沂水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冬日河流的壮美与渡河的艰辛。

开头写旅途指向沂水,风沙像雨一样落下,用夸张手法表现环境的苍茫。接着提到大禹治水的功绩,暗示沂水历史悠久。河水从艾山发源,经过治理才安定下来,最终汇入大海。

中间部分重点描写冬日沂水的景象:河水结冰,波纹静止,居民凿冰取水,水质清澈。这里没有桥梁,只有简陋的木板供人通行。渡河时需要众人抬车,还要付钱,过程喧闹拥挤,十分辛苦。

最后表达美好愿望:希望早日建成稳固的桥梁,让两岸交通便利。那时再望对岸青山,定会舒展眉头,露出欢欣的笑容。全诗通过具体场景的刻画,既展现了自然风光,又反映了民生疾苦,最后以乐观展望作结,富有感染力。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