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子才冬至日醉卧王丞家梦还家如平时
黄郎本天才,骥足尚少屈。平生嗜烟霞,投老成痼疾。
乞食方叩门,携幼未入室。何为作斯游,瘦马醉自兀。
朝饥乃见驱,妙思何由逸。诵君思归吟,感我羁旅日。
道涂颇风埃,岁月苦飘忽。尚须营一饱,不愁屈两膝。
可怜蓬阁姿,未珥螭头笔。丞哉苦风流,威令宽且栗。
悬知千里驹,肯为牢之出。胡为倚寒窗,清梦恍若失。
但愁一线红,又过白驹隙。妇眉谁与画,旅发归亦栉。
咿嘤儿女欢,馀事听造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黄子才的才子,在冬至这天喝醉了睡在朋友王丞家,梦里回到了自己家,醒来后感慨万千的故事。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其中的情感和深意:
1. 才子的困境 诗开头说黄子才本是天才,但像千里马一样被埋没("骥足尚少屈")。他爱山水烟霞,但这爱好到老反而成了拖累——暗示他因清高性格耽误了仕途。
2. 穷困生活 "乞食叩门""瘦马醉自兀"这些画面很生动:他穷到要敲门讨饭,骑的瘦马都醉醺醺打晃。早上饿肚子被逼出门,哪还有灵感写诗?("妙思何由逸")
3. 梦的对比 喝醉后梦见温馨的家:妻子画眉、孩子欢笑("妇眉谁与画""咿嘤儿女欢")。但醒来发现还在漂泊,连梳头都要自己动手("旅发归亦栉"),这种落差让人心酸。
4. 时间焦虑 "一线红"指太阳光,"白驹隙"是成语"白驹过隙",说时间像快马闪过缝隙。他着急年华虚度,却还没当上能写皇家诏书的官("未珥螭头笔"指没当上翰林)。
5. 最后的豁达 最后两句突然看开:儿女的欢笑声让他想通,其他事就交给命运吧("馀事听造物")。从抱怨转到释然,显得很真实。
全诗亮点: - 用"醉卧朋友家梦到回家"这个小场景,道出了古代文人"事业无成想家又回不去"的普遍困境。 - 对比手法特别戳心:梦里妻子画眉vs现实自己梳头,孩子欢笑vs自己奔波。 - 结尾的突然放下很有生活智慧——再难的日子,听到孩子笑声也能暂时忘忧。
这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打车睡着梦见家人,醒来发现还在出租车里,那种孤独感古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