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武陵山下朝买船,风吹宿雾山花鲜。
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幕舞婵娟。
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盏写酒酬金钱。
朱甍飞动浮云巘,天外筦箫来宛转。
断桥人行夕阳路,楼观琉璃影中见。
酡颜未分骅骝催,烛入坐客犹徘徊。
岂知阊阖门边住,春尽不见芳菲开。
日月纷纷(张本作纭)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
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
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
荣华俯仰忧患随,命驾吾与高人期⑴。
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幕舞婵娟。
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盏写酒酬金钱。
朱甍飞动浮云巘,天外筦箫来宛转。
断桥人行夕阳路,楼观琉璃影中见。
酡颜未分骅骝催,烛入坐客犹徘徊。
岂知阊阖门边住,春尽不见芳菲开。
日月纷纷(张本作纭)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
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
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
荣华俯仰忧患随,命驾吾与高人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又略带忧伤的春日送别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中的欢聚与离别。
1. 热闹的春日景象:
诗的开头描绘了武陵山下买船出行的场景,晨雾散去,山花鲜艳,万家欢笑,歌舞升平。少女折花敲击船舷,人们用玉杯饮酒,金钱酬谢,一派繁华热闹的春日景象。朱红的屋檐仿佛在云雾中飞舞,天边传来悠扬的箫声,断桥上行人匆匆,夕阳下的楼阁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2. 欢宴与离别:
酒宴上,人们酒意微醺,骏马催促着出发,但宾客们依然留恋不舍。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提到自己住在宫门附近,却看不到春天的花开,暗示着繁华背后的落寞和人生的无常。
3. 时光飞逝,人生感慨:
诗人感叹时光如车下坡,飞快流逝,少年的意气风发也难以挽留。洞庭湖的浪花与天地一色,万里尘埃模糊了视线,暗示着人生的迷茫和未来的不确定。
4. 归隐之志:
诗人以“黑貂裘敝”自比,表达了自己落魄潦倒,不知何时能归去。他向往与高人相约,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和荣华富贵的诱惑,因为荣华富贵总是伴随着忧患。
5. 诗歌的精髓:
这首诗以春日送别为线索,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欢聚与离别、繁华与落寞、现实与理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