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芸馆

古芸插架递清馡,畅好敦稽揽德辉。
屏岭当前还镜水,极深得要在研几。
涣兮已若看冰释,点尔何如鼓瑟希。
艰致常閒此枕葄,羲经妙处晰精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雅致书斋,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递出读书明理的哲理。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展现书斋环境:古书整齐排列散发着墨香,主人在这里研读圣贤著作。窗外屏风般的山岭倒映在如镜的水面上,这种清幽环境最适合静心钻研学问。诗人用"插架递清馡"这样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书香,看到山水相映的美景。

第二层(五六句)用两个典故说理:前句用"冰释"典故,比喻读书能让人豁然开朗,像冰雪融化般解开困惑;后句用孔子弟子"鼓瑟"的典故,暗示读书要像弹琴一样掌握节奏,在静心体会中获得真知。

第三层(末两句)点明主旨:虽然很难完全放下世俗琐事,但在这个书斋枕着书籍休息时,就能像古人伏羲研究《易经》那样,领悟到天地间精妙的道理。最后"晰精微"三字,点出了读书的最高境界——明察秋毫地理解万物奥妙。

全诗妙在将书房实景与读书感悟自然融合,没有枯燥说教。诗人用山水、冰雪、琴瑟等常见意象,把抽象的读书体验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明白:真正的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能让人心境澄明、洞察世事的精神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