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化贵简易,法令不欲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好的管理应该简单直接,规则太多反而添乱。

就像我们平时做家务,如果定下几十条打扫规矩(比如"拖把必须左转三圈""抹布只能折成三角形"),家里人反而不知道怎么动手了。真正高效的家庭管理,可能只需要"东西用完归位""每周六大扫除"这样几条简单原则。

诗人用"治化"这个词,说的就是管理社会的方法。他认为:
1. 简单明了的管理最有效(贵简易)
2. 规章制度不是越多越好(不欲多)

这就像手机说明书,如果写满200页复杂条款,用户反而不会用;但要是只有三五条关键提示,大家用起来就顺手多了。现代社会各种繁琐的手续、层层审批,其实正印证了诗人"法令多反误事"的智慧。

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实用:无论是公司管理、家庭教育,还是手机APP设计,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方案最有效。诗人用10个字就说透了这个现代管理学仍在研究的课题,这才是这首短诗最厉害的地方。

应璩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