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二十九 (怨别)惠上人休
素节引人伤,况经怀别哉。
三秋信已如,曾无尺简来。
登楼聊骛望,对景自㣶徊。
蜀月犹然孤,楚云终未开。
凄凉博山垆,寥萧玉镜台。
鸳帐久弗搴,曲琼满积埃。
何当歌聿至,一写莫诉怀。
三秋信已如,曾无尺简来。
登楼聊骛望,对景自㣶徊。
蜀月犹然孤,楚云终未开。
凄凉博山垆,寥萧玉镜台。
鸳帐久弗搴,曲琼满积埃。
何当歌聿至,一写莫诉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亲友的孤独与忧伤。诗人用简单直白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等待的煎熬。
开篇直接点明秋天本就容易让人伤感,更何况心中还怀着离别的愁绪。"三秋"指长时间等待,却连一封书信都没收到,凸显了等待的落空。登楼远望、对景徘徊的动作,生动展现了思念者坐立不安的状态。
诗中"蜀月孤"、"楚云不开"的意象很巧妙,用月亮和云朵的状态来映射心情——就像蜀地的月亮总是孤独,楚地的云总是阴沉,思念者的愁绪也挥之不去。博山炉和玉镜台这些日常用品,因为无人使用而显得冷清,绣着鸳鸯的帐子很久没人掀开,连挂钩都积满灰尘,这些细节都暗示着分离的漫长。
最后诗人发出无奈的感叹: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思念的人归来,一吐心中积压的愁苦呢?全诗通过季节、景物、日常物品的描写,把抽象的思念之情具象化,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度日如年的等待和无处倾诉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