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克述先生之表叔(其子重迁其墓合葬)

天上仙游去不还,深林暮雨落幽兰。
庚桑过后乡犹稔,贾谊亡来井未乾。
五父衢开防墓合,九歌声断楚山寒。
通家有子今文伯,为发潜光石上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李克述的长辈(表叔),同时记录了他儿子将父亲迁坟与母亲合葬的事情。全诗情感深沉,用典自然,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生者孝心的赞许。

首联"天上仙游去不还,深林暮雨落幽兰"用比喻手法,把逝者比作去天上仙游的人,再也不会回来。"深林暮雨"营造出哀伤的氛围,"幽兰"象征逝者高洁的品格,像兰花一样在雨中凋落,令人感伤。

颔联"庚桑过后乡犹稔,贾谊亡来井未乾"用了两个典故。庚桑楚是古代贤人,他住过的地方会变得富饶;贾谊是汉代才子,他故居的水井被认为有灵性。这里说逝者虽然离世,但他留下的恩泽还在,就像典故中那些贤人一样,他们的影响不会消失。

颈联"五父衢开防墓合,九歌声断楚山寒"写迁坟合葬的事。"五父衢"指墓地所在,"防墓合"是说把父母的墓合在一起。"九歌"是楚地的祭歌,歌声停了,楚山显得寒冷,暗示丧事的悲伤。

尾联"通家有子今文伯,为发潜光石上刊"称赞逝者的儿子。"通家"指世交,"文伯"是对有学问人的尊称。逝者的儿子如今很有成就,他为父母立碑刻文,让先人的美德得以流传。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典故的运用,既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也记录了合葬的孝行,最后赞扬了后人的作为。诗中"幽兰""暮雨""楚山寒"等意象营造出哀而不伤的意境,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让普通的丧葬之事有了文化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