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词三章 其三

赵北有春草,微绿吹浅沙。
玉鞭拄游骑,酒帘风飐斜。
年年三月尽,大堤多落花。
宛转十二桥,倘来六萌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闲适画面,充满轻盈灵动的美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赵地北边长满嫩草的野地,微风拂过草尖掀起细沙。贵族公子拄着装饰华美的马鞭漫游,酒馆布帘在风中斜斜飘动。这里用"微绿""浅沙""玉鞭""酒帘"等清新意象,勾勒出春意初萌时节的惬意氛围。

后四句转入时间流转的感慨:每年三月将尽时,堤岸上总是落英缤纷。曲折的十二桥边,偶尔会有六匹骏马拉的华车经过。"年年"二字带出循环往复的时光感,而"倘来"(偶尔出现)的豪华马车,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富贵气息又不显突兀。

全诗妙在动静结合——春草、微风是柔和的动,玉鞭、酒帘是人间烟火气的动,落花是自然轮回的动,而偶尔出现的车驾则是点睛之笔的动。诗人用这些流动的意象,将春日闲游的悠然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仿佛能感受到三月微风拂面的温柔。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