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侨寓

隐来此地傍松坡,云树幽清逸兴多。
四顾远山供老眼,数株古树挂新萝。
卜邻择地居仁厚,教子传经可切磋。
世事颓然都不省,漫言愁思得相磨。

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这首诗是《鸿山侨寓》,描绘了诗人居住在鸿山的环境和心境。

首句“隐来此地傍松坡”,诗人隐居在这个地方,靠近松坡。这里的环境清幽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第二句“云树幽清逸兴多”,诗人看到云树(远处的云雾和树木)感到十分幽静清雅,激发了他的诗意和兴致。这里的“逸兴”指的是超脱尘世的情趣和兴致。

第三句“四顾远山供老眼”,诗人环顾四周,看到远处的山峦,让自己的目光得到了放松和享受。这里的“老眼”指的是诗人的眼睛,也暗示了诗人年纪已长,有着丰富的阅历和见识。

第四句“数株古树挂新萝”,诗人看到几株古老的树上挂着新长出的藤蔓,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古”和“新”相互映衬,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

第五句“卜邻择地居仁厚”,诗人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邻居居住,是因为这里充满了仁爱和厚道的气氛。这里的“卜邻”指的是选择邻居,“居仁厚”则是表达了诗人追求仁爱和厚道的理念。

第六句“教子传经可切磋”,诗人在此地居住,可以教授子女经典知识,并与他们相互切磋。这里的“教子传经”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可切磋”则表达了一种互相学习、交流的氛围。

末句“世事颓然都不省,漫言愁思得相磨”,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一切都显得颓然无力,心中的愁思无法排解,只能相互磨砺。这里的“世事颓然”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漫言愁思得相磨”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互慰藉、共同面对困境的情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鸿山的景象和心境,表达了他对于环境的喜爱、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通过深入浅出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