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散步的宁静画面,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早晨起来在北边的树林散步,敞开衣襟感受清爽。这里的"萧散"不是凄凉,而是形容清晨那种空旷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写诗人抬头看见月亮还挂在林间,用"娟娟"形容月亮柔美的样子,说明月亮还没完全落下,暗示时间还很早。
五六句写景更细致:一片云独自飘在远处,一丛竹子显得幽深。这两句用"孤远"和"清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说只有无事一身轻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超脱物欲的快乐。这里的"物外心"就是指不被世俗牵绊的逍遥心态。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通过清晨树林、残月、孤云、深竹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慢生活"的智慧——只有放慢脚步,才能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